问题:篡改通常表现为用个人主观意愿对科研结果横加干预,篡改行为严重地违背了科学研究中的基本规范要求,其结果必然不具有可重复性。下列属于篡改行为的是()。A、不尊重科学和实验结果B、拼凑数据C、不尊重他人学术思想、学术观点D、将他人的论文翻译成外文发表...
查看答案
问题:研究成果署名规范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学术评价要遵循时间与空间双重制约的原则。空间制约是指评价任何理论成果,应当选择一定数量、与作者没有厉害关系的评价者。下列哪些评价者最不符合学术评价的空间制约原则?()A、校内专家与学者B、校外专家与学者C、省市以外专家与学者D、国外专家与学者...
问题:科研不端/不当行为的危害有哪些?...
问题:日本学界素以学术严谨著称,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麻醉科学会2011年6月29日指出,该学会成员、原东邦大学学者藤井善隆自1990年至2011年间于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212篇论文中至少伪造了172篇。近年来欧美国家也相继曝出相关问题。这突出说明当前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具有()。A、个案性B、全球性C、行业性D、必然性...
问题:同行、同事、同学为增加论文篇数以达到绩效考核标准,或获得职称晋升,或获得到其他回报,而彼此之间建立互惠协议,相互“搭车”,在对方的论著、学术论文中相互署名。这种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该署名属于()。A、荣誉作者B、虚构作者C、互惠作者D、权势作者...
问题:皖西学院生命与化学系副教授邱某,2008年利用专业能力,以化学合成的方法研制出固体和液体冰毒共计11947.22克。经鉴定,其中含毒品成分2363.88克。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邱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反面教材提醒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学者应该具备()。A、诚信品行B、严谨作风C、科学方法D、责任意识...
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神医、水能变油、气功可以改变水分子结构等属于伪科学中的()。A、文化类伪科学B、迷性类伪科学C、未知领域类伪科学D、江湖骗术类伪科学...
问题:学术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下列选项哪些最不符合学术评价应秉持的基本原则?()A、时间与空间双重制约原则B、利益相关原则C、程序正义原则D、匿名与公开相结合原则...
问题:病态科学是科学研究者被其主观性错误所自我欺骗而导致的“科学式”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看,病态科学实属科学的常态。下列情况不属于病态科学的是()。A、主观期望的科学B、一厢情愿的科学C、独断论式的科学D、伪科学...
问题:选取材料是搜集资料的重要环节。对研究资料进行区分和甄别是研究者的重要责任,研究者不应()。A、分清原创的与模仿的资料B、分清历史资料与现实数据的真伪C、分清充足的与残缺的D、忽视那些不利于证明自己的先验假设的资料...
问题:引文规范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选取材料是学术活动中的必要环节,也是搜集资料的重要环节。在选取材料过程中,下列哪些符合学术规范?()A、运用所有资料B、选取“深刻”的资料C、选取“模仿”的资料D、只选取佐证自己的先验假设的资料...
问题:科研规范是基于科研道德和科学共同体共识的,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规制和安排,因而具有文化的意义,要求研究者自觉遵守和共同维护。下列不属于当代科技工作者应该坚持的规范是()。A、诚实原则B、不伤害原则C、公正原则D、尊重原则...
问题:任鸿隽先生于1916年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科学精神的概念“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美国著名学者莱科维茨将科学精神概括为激情(enthusiasm)、创造性和诚信三个方面。可见,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下列不属于科学精神的内涵的是()。A、求真精神B、理性的怀疑精神C、民主精神D、激情状态...
问题:有的专家对某个申报人或某个申报单位有成见,或是申报项目的内容也正是他自己想研究的,这时他故意打低分,表示不同意,这种情况违背了()。A、客观公正原则B、保密及回避制度C、成果署名原则D、引用注释原则...
问题: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2)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A、《高等教育法》B、《著作权法》C、《专利法》D、《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
问题:简述在合作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