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运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的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理论,分析在“流动性陷阱”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引起财富的变动,从而改变人们的支出意愿,引起消费和投资的变化,最终引起国民收入变动,这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称为()。A、资产组合调整效应理论B、财富变动效应理论C、信用可得性效应理论D、边际效应递减理论
点击查看答案
凯恩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也被称为()。A、IS-LM理论B、黑箱理论C、局部均衡分析D、一般均衡分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经济的政策利率降低到零或接近于零的水平,常规性货币政策面临零利率下限的约束,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在此背景下,美国等一些经济体相继启动了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请简述量化宽松政策的基本内容,并从货币非中性理论和“流动性陷阱”理论的角度,简要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各种经济理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 )。 1、利率传导机制 2、信用传导机制 3、投资传导机制 4、流动性传导机制A.1、2 B.2、3 C.3、4 D.1、3
各种经济理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 ①利率传导机制 ②信用传导机制 ③投资传导机制 ④流动性传导机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西方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中,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M→E→I→Y,其中,E、I分别表示( )。 Ⅰ.收入 Ⅱ.货币供给 Ⅲ.产出 Ⅳ.投资 A、Ⅰ.Ⅱ B、Ⅲ.Ⅳ C、Ⅳ.Ⅲ D、Ⅰ.Ⅳ
货币政策传导中,以下哪类传导是通过投资发生作用的()。A、流动性效应B、q理论C、利率传导D、财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