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摘苹果理论,意思是说,一个人渴望成功,应该永远努力去采摘那些需要奋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苹果”。事实上,这样的人后来的成功往往超过那些总是采摘伸手可及的苹果的人。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应及时
C.立志需躬行
D.立志做大事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方苹果”的启示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经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一箱的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得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1)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点击查看答案
某树林里有甲、乙、丙三种苹果,其中乙、丙两种都属次品,若树林里出现乙种苹果的概率为0.03,丙种苹果的概率为0.01,则在树林里任摘一个苹果,所摘苹果为甲种苹果的概率为________。A.0.99B.0.98C.0.97D.0.96
“方苹果”的启示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吗?”“没有!”“你们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呢?”“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经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一箱的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的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1)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市场上苹果需求增加引起除了以下哪一项外的其他变动?( )a、苹果的价格上升;b、摘苹果者的边际产量值增加;c、摘苹果者的工资增加;d、雇佣的摘苹果者的人数增加;
小李家苹果成熟了,第1天他先采摘了100个苹果,再采摘剩下的1/9,第2天小李先采摘200份,再采摘剩下的告,…第n天由小李采摘100n份,结果n天就完成,问如果小李每天的工作量相等,共采摘了多少苹果?( )A.450个B.5000个C.7500个D.6400个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那些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抓住每一次机遇努力去开拓奋斗的人。 根据以上信息,得不出以下哪项? A.有的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不是那些才干出众的人 B.有的才干出众的人并不是最有希望的成功者 C.有些才干出众的人是那些善于把握机遇的人 D.有些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是最有希望的成功者
“方苹果”的启示 这是一节美术课。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苹果吗?吃过苹果吗?”学生齐声回答:“见过。”“吃过!”“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画苹果,画出你们心中的苹果。”一会儿学生画好了,老师叫学生把画贴在班级后面布置好的“苹果园”里。很快“苹果园”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苹果,大的,小的、红的、绿的、圆的、椭圆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你们见过方苹果?”“没有!”“吃过方苹果吗?”“也没有!”“那是谁画的呀?”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是我画的!”老师问:“你为什么把苹果画成方的?”“因为我们全家都爱吃苹果,妈妈削苹果时苹果常常滚到地上,都是我去捡。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容易滚了。再说,爸爸都是一箱箱地买,方苹果也比圆苹果装得更多!”老师说:“听你这么一说,连老师都觉得方苹果不错,但是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方苹果,老师相信,你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培育出与众不同的方苹果!” (1)这位教师的教学有何优点?(6分) (2)联系材料分析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