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
B、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确认整个存续预期信用损失
C、利息收入计量:资产账面净额x资产收益率
D、利息收入计量:资产账面总额x资产收益率
当有客观证据证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计入“资本公积”科目,确认减值损失;对应科目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反映其减值准备。()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测,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 )A.正确B.错误
关于金融工具减值的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企业应当以实际已发生的信用损失为基础对相关金融工具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B.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C.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不属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确认损失准备时,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D.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出现预期信用损失时,也应确认损失准备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测,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
下列关于企业评估相关金融工具(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的信用风险后进行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B.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计量其损失准备 C.企业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企业应当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来 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D.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当考虑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金额的变化
下列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损失后,满足一定条件时可按适当的金额予以转回 B.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损失后,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则应当将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全额转回 C.企业在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当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D.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时,会影响当期损益,不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下列有关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A.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B.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C.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D.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E.对于应收款项,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