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所谓温和的民族主义,就是类似德国赫尔德式的()民族主义。A、军事B、文化C、经济D、生态...
查看答案
问题:在《欧游心影录》中,()提出“我们的爱国,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个人,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世界”。A、梁启超B、梁漱溟C、梁济D、梁启勋...
问题:清朝在满蒙藏边疆地区,乃以()为共同的精神纽带。A、道教B、伊斯兰教C、儒家D、喇嘛教...
问题:晚清新政中有三股势力“参与爆炸”,下列不属于这三股势力的是()。A、革命党B、立宪派C、北洋军阀D、维新派...
问题:《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的作者是谁?()A、梁启超B、鲁迅C、陈独秀D、胡适...
问题:在晚清时,“民族”这个词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A、日本B、英国C、美国D、德国...
问题:马克斯·韦伯是英国思想家。...
问题:晚清新政的“参与爆炸”之后,近代中国又迎来了一次“参与爆炸”,后者发生于()年。A、1926-1927B、1936-1937C、1944-1946D、1948-1949...
问题:辛亥革命爆发时,恰好处于同盟会主导的革命运动的低潮期。...
问题:胡适先生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屡屡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社会重心。...
问题:世界主义压倒国家主义,是五四时期普遍的思想现象。...
问题:在1920-1930年代的上海,哪个人员没有参与构成上海这座城市的精英网络?()A、纺织工人顾正红B、《申报》会长史良才C、状元实业家张謇D、青红帮领袖杜月笙...
问题:对于晚清知识分子而言,富强比文明更重要。...
问题:古代中国是一个复线的中国。既有以中原为中心的汉族文明的中国,也有草原、森林和高原少数民族的中国。...
问题:尼采是晚清知识分子崇拜的偶像。...
问题:历史上第一次礼崩乐坏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么第二次发生在何时?()A、魏晋B、晚明C、清末D、元朝...
问题: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A、汪精卫B、李鸿章C、陈独秀D、竺可桢...
问题:太平天国横扫江南,士大夫组织团练最有成效的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张之洞D、左宗棠...
问题:理藩院是清政府针对汉人的治理而设置的。...
问题:达尔文是赫胥黎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