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数。
表示不同类型元素集合的构造类型是()A.SEQUENCEB.SSEQUENCE OFC.SETD.SET OF
点击查看答案
一个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成:S=(D,R),其中R表示()A数据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集合B数据元素可以进行的操作C数据元素的集合D数据元素的存储结构
正规式(1|3|5)(202)(c|de)表示的正规集合中元素数目为(29),(30)是该正规集合中的元素。A.6B.7C.8D.无穷
高中数学《集合》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辽宁省抚顺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集合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描述不同问题; (3)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4)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5)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答辩题目1.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有哪些?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PPT展示中国著名湖泊的信息表,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学生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由此,引出数学中的分类——集合。 (二)探索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同一类别下物体的特点,发现其具有共同点或相同点,由此引出集合的定义: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并说明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提问1:集合和元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预设学生说出,元素构成集合,集合中有多个元素。 提出属于不属于的关系,并用符号表示:集合用大写字母,元素用小写字母。 由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练习,根据出示不同类型的数组,提出数的集合,简称数集,并通过PPT展示的方式,给出常见的数集及其表示方式: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提问2:回到课前导入表格中,如果想把表格中江苏省水面面积1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组成一个集合,我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学生小组讨论,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示方式,教师加以规范,提出第一种表达方式:列举法。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例子体会:列举法一般针对元素数量较少的集合。 提问3:如果想把世界上所有水面面积大于1500平方千米的湖泊构成一个集合,我们还能够用列举法吗? 由此引出描述法的表达方式。 两种方法都掌握之后,师生共同总结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三)课堂练习 例1: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并在练习中强化集合的概念和正确表示方法。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集合及元素的概念与关系;两种表示方法的适用范围。1.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有哪些?
基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数。A对B错
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数。A对B错
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