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关于船舶交通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阐述中恰当的是哪个()。A、人、船、通航水域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船舶交通B、人是主观要素,船和通航水域是客观因素C、人是根本要素,船是基本要素,通航环境是重要因素D、人是主导因素,船舶和通航水域是从属因素...
查看答案
问题:下列说法哪个不正确的?()A、不论上下行船,对主流位置的判别都是很重要的B、岸距要适当是“落位”的主要要求之一C、“定向航距要拉得长”仅是针对下水船的D、航行中最重要的是正确确定本船船位...
问题:关于AI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个()。A、自主连续工作模式是船载AIS缺省工作状态B、在支配模式下,数据发送速度和时隙由主管机关遥控C、在轮询模式下,AIS台站应来直船舶或主管机关的询问电文D、从他船接收的信息与本船上可能获得的同类信息具有相同的质量...
问题:风险评估是指对工程或系统遭受损失或失败的可能性或可能程度的评价,以及对()的评价。A、危险程度B、风险可接受性C、人员伤亡状况D、经济损失程度...
问题:一般分道航行规则是按()的大小建立分道通航制、分边通航制和单向通...
问题:下列哪些因素对水位的变化有影响:() ①流量 ②风 ③潮汐 ④冰 ⑤河槽宽窄 ⑥支流水位变化A、①~⑥B、②~⑥C、③~⑥D、③~⑤...
问题:根据IMO的有关文件,下列哪个未被列入船舶定线制()。A、分道通航制B、避航区C、禁锚区D、船舶掉头区...
问题:驾驶人员根据漂浮物的漂流方向,可判定该处的表层流向...
问题:每条与安全有关的短信息最多为()个字符。...
问题:当过河终点位于不正常水流处,为避免事故发生,要求过河船舶过河时摆脱不正常水流,达到该水流以上的指定目标点,这种过河方法称:()A、借势过河B、搭跳C、恰过D、盖过...
问题:船位摆设要求船舶首尾线与流向的夹角应力求达到()A、最小B、最大C、45°D、60°...
问题: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内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达到()℃或以下,并且陆地上有三个区域伴有5~7级大风,海上有三个海区伴有6~8级大风,称为寒潮。A、24h/0B、48h/4C、24h/4D、12h/0...
问题:由于桥台的挑流,可能在桥区范围内出现较大的()区。A、旺水B、漩水C、壅水D、横流...
问题:内河船舶驾驶员习惯上将分汊河段中水深大、流量大的航道,称为:()A、主航道B、国家航道C、副航道D、深水航道...
问题:航行中若只能发现前船与本船的距离越来越小而没有其他判定依据,则前船可能()A、是航速较本船慢的被追越船B、是对驶船但其航速不可知C、是锚泊船或失控船或其他非正常航行的船舶D、A、B、C均对...
问题:关于急弯的主流位置,下列说法哪个不正确?()...
问题:通航水域具有适合船舶航行的条件,这些条件涉及()。A、水面和水上空间B、水深C、水文D、气象E、地形F、地质G、以上都是...
问题:2010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要求船长,甲板部高级船员和履行了望职责的船员双眼近距/直视视力为()。A、1.0B、0.5C、船舶航行所要求的视力D、能辨别海图和航海出版物中较小字符的视力...
问题:清晰视野是从视线至周围()的范围内。A、6~20B、3~10C、1~5D、3~6...
问题:根据IMO的有关指南,有关强制定线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强制定线制应由IMO依据有关公约的要求通过B、强制定线制可以根据规定的程序做临时调整C、在强制定线制水域,可能特定种类的船舶被强制要求使用这种定线制D、使用定线制的船舶应有可能使用规定的定位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